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及相關技術總結
發(fā)布日期:2017-03-13 23:36:45 瀏覽量:16441 混凝土結構加固方法
1. 1 混凝土結構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加固法、置換混凝土加固法、外粘型鋼加固法、粘貼鋼板加固法、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繞絲加固法、鋼絞線網(wǎng)片-聚合物砂漿力口固法、外加預應力加固法、增設支點加固法、結構體系加固法、增設拉結體系加固法等。
1. 2 各種加固方法的基本概念、適用范圍、優(yōu)缺點等技術指標見表1 。
1. 3 加固方法的選擇應根據(jù)實際條件和使用要求,進行多方案比較,按技術可靠、安全適用、經(jīng)濟合理、方便施工原則,擇優(yōu)選用。
2 混凝土結構加固相關技術
與結構加固方法配套使用的相關技術種類很多,主要有裂縫修補技術、后錨固技術、阻銹技術、噴射混凝土技術等。
2. 1 裂縫修補技術
2. 1. 1 裂縫修補的目的是修復因結構開裂所降低的功能、耐久性、防水性及觀感等。
2. 1. 2 裂縫修補技術包括裂縫成因分析、危害性評定、裂縫修補方法及工藝要求等。
2. 1. 3 裂縫成因分析主要包括宏觀責任分析、裂縫產生的時間過程分析及裂縫形態(tài)分析。
宏觀責任分析主要是分析原材料的供應及質量狀況、設計質量、施工質量以及使用管理情況。裂縫產生的時間過程分析,主要是檢查裂縫出現(xiàn)的時段,是出現(xiàn)在施工階段還是使用階段。裂縫形態(tài)分析是裂縫原因分析最直接的方法,因為裂縫形態(tài)與產生原因密不可分,尤其是單因素典型裂縫,形態(tài)基本固定不變,如荷載裂縫、地震裂縫、不均勻沉降裂縫、溫度收縮裂縫、銹蝕裂縫、反復凍融裂縫、混凝土沉縮裂縫、火災裂縫、模板變形裂縫等,一般均可根據(jù)裂縫位置、起吃點、走向、形狀、寬度、深度、長度、裂縫清晰度、邊緣光滑度等形態(tài)特征加以區(qū)別和判斷。
2. 1. 4 裂縫對混凝土建筑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結構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的降低。
裂縫的存在及超限會引起鋼筋銹蝕,降低結構使用年限;裂縫對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影響,主要是降低了結構的防水性能和氣密性,影響建筑美觀,給人們造成一種不安全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裂縫危害性大小與裂縫性狀、結構功能要求、環(huán)境條件及結構抗腐蝕能力有關。
2. 1. 5 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按其形態(tài)可分為靜止裂縫、活動裂縫、尚在發(fā)展的裂縫三類。
1) 靜止裂縫:尺寸和數(shù)量均已穩(wěn)定不再發(fā)展的裂縫。修補時,僅需依裂縫粗細選擇修補材料和方法。
2)活動裂縫:在現(xiàn)有環(huán)境和工作條件下始終不能保持穩(wěn)定、易隨著結構構件的受力、變形或環(huán)境溫、濕度的變化而時張、時閉的裂縫。修補時,應先消除其成因,并觀察一段時間,確認已穩(wěn)定后,再按靜止裂縫的處理方法修補;若不能完全消除其成因,但可確認對結構、構件的安全性不構成危害時,可使用具有彈性和柔韌性的材料進行修補,并根據(jù)裂縫特點確定修補時機。
3)尚在發(fā)展的裂縫:長度、寬度或數(shù)量尚在發(fā)展,但經(jīng)歷一段時間后將會終止的裂縫。對此類裂縫應待其停止發(fā)展后,再進行修補或加固。
2. 1. 6 混凝土結構裂縫修補方法,主要有表面封閉法、注射法、壓力注漿法和填充密封法,分別適用于不同情況。應根據(jù)裂縫成因、性狀、寬度、深度、裂縫是否穩(wěn)定、鋼筋是否銹蝕以及修補目的的不同對癥選用。
1 )表面封閉法:利用混凝土表層微細獨立裂縫(裂縫寬度W < 0. 2mm)或網(wǎng)狀裂紋的毛細作用吸收低粘度且具有良好滲透性的修補膠液,封閉裂縫通道。對樓板和其他需要防滲的部位,尚可在混凝土表面粘貼纖維復合材料以增強封護作用。
2)注射法:以一定的壓力將低粘度、高強度的裂縫修補膠液注入裂縫腔內。此方法適合于0. lmm < W < 1. Smm靜止的獨立裂縫、貫穿性裂縫以及蜂窩狀局部缺陷的補強和封閉。注射前,應按產品說明書的規(guī)定,對裂縫周邊進行密封。
3)壓力注漿法:在一定時間內,以較高壓力(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確定)將修補裂縫用的注漿料壓入裂縫腔內。此法適用于處理大型結構貫穿性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的蜂窩狀嚴重缺陷以及深而蜿蜒的裂縫。
4)填充密封法:在構件表面沿裂縫走向騎縫鑿出槽深和槽寬分別不小于20mm和15mm 的V型溝槽,然后用改性環(huán)氧樹脂或彈性填縫材料充填,并粘貼纖維復合材附加約束。此法適用于處理w 》0. Smm的活動裂縫和靜止裂縫。填充完畢后,其表面應做防護層。
2. 2 后錨固技術
2. 2. 1 后錨固是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將被連接件連接錨固到已有結構上的技術。相應于傳統(tǒng)的預埋件-先錨,后錨固具有設計靈活、施工方便等優(yōu)點,是房屋裝修、設備安裝、舊房改造及工程結構加固必不可少的專用技術;缺點是后錨固產品種類繁多,破壞形態(tài)多種多樣,質量較難控制。
2. 2. 2 后錨固技術的構造措施及施工要點如下:
1 )承重結構用的錨栓,應采用有機械鎖鍵效應的后擴底錨栓,也可采用適應開裂混凝土性能的特殊倒錐形膠粘型錨栓。
2)在抗震設防區(qū)的結構中,嚴禁采用普通膨脹型錨栓作為承重構件的連接件。
3)當在抗震設防區(qū)承重結構中采用錨栓時,應采用后擴底錨栓或特殊倒錐形膠粘型錨栓,且僅允許用于設防烈度不高于8度、建于I 、II 、III 類場地的建筑物。
4)混凝土構件的最小厚度hmin 不應小于l.5hef(her為錨栓有效錨固深度),且不應小于l00mm。
2. 3 阻銹技術
2. 3. 1 既有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防銹與銹蝕損壞的修復所使用的阻銹劑分為摻加型和滲透型兩類。
摻力口型是將阻銹劑摻入混凝土或砂漿中使用,適用于局部混凝土缺陷及鋼筋銹蝕的修補處理。滲透型,亦稱噴涂型,是直接將阻銹劑噴涂或涂刷在病害混凝土表面或局部剔鑿后的混凝土表面。
2. 3. 2 混凝土結構鋼筋的防銹,宜采用噴涂型阻銹劑。承重構件應采用炕氧基類或氨基類噴涂型阻銹劑。對摻力口氯鹽、使用除冰鹽和海砂以及受海水侵蝕的混凝土承重結構加固時,必須采用有效的阻銹劑,并在構造上采取措施進行補救。
2. 4 噴射混凝土技術
2. 4. 1 噴射混凝土是利用壓縮空氣將混凝土噴射到指定部位結構表面的一種混凝土澆筑技術,分為干噴與濕噴,我國目前主要采用干噴。優(yōu)點是施工簡便,不用支模,與基層的粘結力強,密實度高,費用較低。缺點是設備復雜,技術要求較高。適用于舊房改造、結構加固及非平面結構等薄壁層( 30 -80mm)混凝土澆筑,宜用于墻、板類構件。
2. 4. 2 水泥應優(yōu)先采用硅酸鹽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應不低于32. 5 級。石子應采用堅硬耐久性好的卵石或碎石,粒徑不應大于12mm ,宜采用連續(xù)級配;當摻入短纖維材料時,粒徑不應大于lOmm。水質要求與普通混凝土相同。
2. 4. 3 噴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宜通過試配試噴確定,其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滿足節(jié)約水泥、回彈量少、粘附性好等要求。
2. 4. 4 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噴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少于14d 。氣溫低于+ 5 ℃時,不得噴水養(yǎng)護。
文章來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鏈接: http://miseto.com/a_20170314064338.html 任何關于加固工程的問題和建議,敬請咨詢:0591-87868646
上一篇:招聘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