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鮑叔,小白:最好的關(guān)系是相互成就
發(fā)布日期:2020-07-23 09:25:42 瀏覽量:1257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有人說難,有人說好。
難在是篇文言文材料,講識人選人用人之道,這話題并不好發(fā)揮;
說好的,就是命題開放,沒有主題先行,管仲、鮑叔、齊桓公,隨
便欣賞哪個都行。
這三個人,跟唐僧師徒四人一樣,誰也離不開誰,又剛好形成互
補(bǔ),走到一起,形成合力,成就了大業(yè)。
孫悟空能干,豬八戒癡癲,沙僧耐勞,唐僧軟弱,這四個人,路上
靠哪一個,都不能完成到達(dá)西天的任務(wù)。
01
管仲猶如唐僧團(tuán)隊(duì)中的八戒,有著人性的弱點(diǎn),當(dāng)然,也有悟空能干的一面。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伙做買賣。管仲家里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
鮑叔牙卻解釋說:“他哪里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愿讓給他?!?/p>
管仲曾經(jīng)帶兵打仗,進(jìn)攻的時候他躲在后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鮑叔牙卻說:“管仲家里有老母親,他保護(hù)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并不真是怕死?!惫苤賴@道:“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
管仲有缺點(diǎn),鮑叔卻是盡力掩蓋,維護(hù)他的形象。能夠設(shè)身處地為人著想,考慮他人的困難,這樣的度量不一般。
02
鮑叔跟著公子小白,護(hù)駕救駕有功,后來小白成了齊國國君;管仲跟著公子糾,爭位失敗,還射過小白一箭。二人命運(yùn)與際遇,本該從此天壤之別,鮑叔卻向小白推薦管仲為相,小白也不計(jì)前嫌,終成霸業(yè)。
如果鮑叔貪戀權(quán)位,或趁機(jī)進(jìn)饞言,除掉管仲,以免后患,哪有管仲的什么事;而如果齊桓公記仇,也沒管仲的機(jī)會。管仲為相之后,也沒有為鞏固權(quán)位而排擠鮑叔。
三人肝膽相照,才有了一段佳話。
正如評論家曹林對此作文題的讀后感:
材料中,幾個人才都有一個令人欣賞的共性:出于公心,沒有私心。出于公心,連曾經(jīng)是自己對手、甚至差點(diǎn)讓自己送命的人才都用;出于公心,舉薦比自己厲害的人,甘居牛人之下當(dāng)助手;出于公心,為了齊國興盛,放棄前嫌。
公職的要義在于公,人才使用,需要這樣的公心,不是圈子,不是親信,不是送錢就給個崗位,更不能花錢冒名頂替。
所以,這三個人,都值得欣賞,缺一不可。沒有鮑叔,就沒有管仲;沒有管仲,就沒有齊桓公的大業(yè);沒有齊桓公,管仲與鮑叔,可能就成了伯夷與叔齊,只能躲到山上餓死。
03
世上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管仲常有,鮑叔不常有,齊桓公也不常有。多少人在利益面前,暴露出自私的丑惡一面,為了上位不擇手段,上位后也是六親不認(rèn),只要有利益沖突,就痛下殺手。這樣的格局,從來就走不遠(yuǎn),也少有能成大功者。
李斯害怕秦王重用韓非,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害死了韓非子,又參與趙高的陰謀,發(fā)動“沙丘之變”,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最終死于趙高之手。
夜路走多了,難免遇到鬼。一個人,唯有行事坦蕩,才能善終。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雖然周禮崩壞,卻仁義未遠(yuǎn),古風(fēng)猶存。有打仗時,等敵軍把陣列好再交戰(zhàn)的宋襄公,不愿趁人立足未穩(wěn)先行攻擊,以免勝之不武,也有負(fù)荊請罪上演將相和的誠懇與共同為公。
到后世,以管仲自比的諸葛亮,就沒有鮑叔的寬容,也沒有齊桓公的知人善任,雖然遇到劉備,如魚得水,成就了自己,卻又看死了魏延。
世上最好的關(guān)系,是相互成就。朋友之間,同事之間,親戚之間,都是如此。人抬人高,人貶人低,相互踩來踩去,只能是兩敗俱傷。
文章來源: 永年加固公司 本文鏈接: http://miseto.com/a_20200723145306.html 任何關(guān)于加固工程的問題和建議,敬請咨詢:0591-87868646






